2023.05.20
嘉宾丨黄静瑶
作者|杨小萤
黄静瑶
Jingyao Huang|b.1995
黄静瑶是一位出生于中国广州,现居于纽约和广州的艺术家。她的创作实践围绕摄影,并延伸至拼贴、装置和特定场地项目等领域。她通过符号学的分析视角重新定义和二次创作日常摄影作品,探索时间和记忆在生活空间中的意义。她将当下的记忆碎片从意识空间实体化到物理空间中,以探讨个人身份的意义和价值,并对环境变化产生的回响作出回应。她的作品展示了对当代环境的意识形态,并通过多种媒介传达其创作的观点。
摄影是一个不断做选择的过程:拍摄照片,选择印刷方式和材质,编辑图片顺序和展示方式…在这冗长重复的过程背后,摄影师的主体性表现在其中。
正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在一次访谈中所说,“对于我来说,摄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瞬间的拍摄过程中,事件本身的特质也正准确地融合了作者本人对其理解再现的过程。我相信在生活当中,我们的认知的形成正是来源于我们对周围事物的不断探索,达成一种内在与外的平衡。”
汤谷扶桑,虞渊禺谷(系列),2021,UV打印特种纸
硕士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艺术家黄静瑶,从当下生活空间和记忆碎片中汲取图像和元素,用充满流动性、转化性和脆弱性的不同材料来赋予它们全新意义和内涵。她的作品以摄影为基础,延伸至拼接、装置、场域特定项目等形式,挑战着摄影图像的平面本质。
"Earth" Version 3, 2011-2018, 2020, 喷墨打印、木块
通过对图像的拆解、重组,黄静瑶在其高度碎片化的装置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结构。
她以一种看似私密,又天马行空的方式将各式各样的影像素材与材料融合在一起,时间和记忆被凝固成一团抽象、如同马赛克般的雕塑在物理世界中呈现。
"Metal" 2016, 2021,混合媒介(铝板UV打印、不锈钢)
· 对话 ·
DIALOGUE
🙋🏻
你的艺术创作主要以摄影为基础,重组结构,并与装置艺术相结合,能否谈谈你为何选择摄影作为主要的创作媒介?你是何时开始组合摄影与装置艺术的?
🧑🏻🎨
对我而言,摄影是一种沟通方式。
小时候因为性格内向,不擅长语言表达,很难与家人沟通,所以作为摄影爱好者的爸爸便给我买了一台小相机让我开始尝试记录生活瞬间。自那以后,摄影成为了我与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媒介,它不需要我用过多的语言来形容我所看到的和所经历的,只需将它拍下来,展示给别人看即可。通过摄影,我不需说话,用一张照片便能直观地表达出内心所想。所以,在选大学专业时,我决定进一步地学习摄影理论和作用。
来到纽约之后,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莎拉·施(Sarah Sze)、莫霍利·纳吉(Moholy Nagy)、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等艺术家的作品让我对摄影的解构重组和对熟悉物体的印象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渐渐开始通过装置和拼接对照片片段重新组合创作。
第一次结合摄影和装置创作是在2019年,当时视频装置在影像艺术中占据着主流风向,自己对于坚持摄影装置的想法其实是抱着不确定态度的。直到我在Tanya Bonakdar画廊看了莎拉·施的展览,她的作品让我深受启发,第一次感受到摄影可以如此生动地与生活结合,让我有勇气去坚持摄影装置创作。至此之后,我便意图将脑海中构思的照片立体性在作品中呈现出来。
摩洛哥碎片(系列),2018,喷墨打印、透明纸、木框、鱼线
🙋🏻
在你的艺术实践中,你将摄影的平面空间延伸至3D物理空间,那么对于你而言,摄影在作品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与最终呈现的装置作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吗?
🧑🏻🎨
我的日常生活和创作都离不开摄影。
装置是为了摄影而存在,先有摄影作品,再有装置作为延伸。我和摄影的关系很微妙,就像现代人离不开手机一样,我逃脱不了摄影,也不想逃脱它。
有时候在暗房里冲洗照片就像我和摄影背着全世界在里面讲悄悄话一样,这个朋友帮我达成了很多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我更加像是一个用摄影来表达摄影语言的人。
Echo from 2022.12.30 - 2023.02.27 菠萝啤,鱼露,鹤翔里大院,2023,亚克力
Echo from 2022.04.26 在黑色舞台上的梦境,2022,亚克力
🙋🏻
亚克力,这种透明可塑性强的塑料材质,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材料之一,但在艺术领域并不常见。在《让它的线落入溪流之中》《Echo from…》等等作品中,亚克力是你的主要使用材料,请问你为何选用这一材料呢?是有什么特别的契机或事件经历吗?
🧑🏻🎨
摄影师的工作是通过对镜头的把控,将意图表达的信息以摄影语言的方式传达给观者。然而,我们身处在一个立体的世界里,相机截取三维空间并转化为二维空间的像这一过程限制了作品的表达力。
相机镜头中层层叠叠的构造、物理折射的原理,以及亚克力自带的透视感影射了记忆碎片的层叠,叙述了我想展示给观者的乌托邦式的精神世界。
亚克力让我和摄影镜头中层层的透视玻璃片联系起来,有一种不一样的观看世界的方式,我对很多人和事都是通过摄影进行了解的,但现在我想使用这个通道回应给别人自己所思考的图像是怎么样的。大学老师曾评价我的作品中有一个色彩丰富的观看世界的方式。我意图在作品中将这个美好的世界分享出来,并通过装置的3D呈现与观众达到互动。
作品中所用到的亚克力材料都来源于被废弃的现成品。于我而言,这些零碎的亚克力更像是人们或社会使用过后残留下来的产物,象征着遗弃感和缺乏安全感。我在这些碎片中看到了自己,我们同属于一种漂浮,不稳定的状态。
让它的线落入溪流之中,2019,亚克力
🙋🏻
数据栅栏、天地玄黄和城市景观这三个词语分别代表着当代、古代和现代三个不同的时间阶段,而它们本身词义之间似乎并无关联性,能否详细说明《混乱的数据栅栏,天地玄黄,和城市景观》作品的构思过程?在创作前或构思时是否已确定主题?
🧑🏻🎨
这件作品创作于2021年6月至7月在家乡广州隔离时期。在创作材料匮乏的情况下,我无法进行当时正在做的《相》系列,于是决定回归摄影和数码绘画为主的《汤谷扶桑,虞渊禺谷》系列创作,每天清晨和傍晚在家的楼顶拍摄日出和日落。
在此期间,使用了近十年的相机记忆卡因老化出现了数据错乱,每次重启都会随机生成并显示新的混乱图像。这种错乱现象就像摄影在传达给我的某种信息。于是记忆卡成为了主角,而我作为一位记录者,只是将数据错乱的语言给展示出来。这种碎片式的错乱图像就像把我从外界隔离的栅栏一样,它们不定的排列组合就如同间现实与虚构空间之间的栅栏。
作品题目中的天地玄黄代表着图像的色彩组合和我个人的文化身份。天地玄黄一词出于《易经》,也是《千字文》中的首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讲述了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我很喜欢研究自己文化本身存在的东西,中国传统艺术不单只是我的艺术启蒙,也对我现在的作品给予了一定的影响力。通过了解自身的历史,可以溯源自己的灵感来源,进一步完善我想表达的想法。
这组照片中经常重复出现的一幢楼是当时广州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建筑。这幢楼位于我家对面,如果没有它,我就不会被隔离,也就不会有这组作品的产生。它是这组作品中代表着城市景观的主体。
混乱的数据栅栏,天地玄黄,和城市景观#1,2022,UV打印亚克力板、钉子
🙋🏻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这件作品中皆有强烈的体现,你有赋予《混乱的数据栅栏,天地玄黄,和城市景观》特定的叙事吗?
🧑🏻🎨
在我们普遍理解的观念中,时间以线性形式存在,任何历史事件都是线上的一个点,它持续不变地行进着。然而,历史并不是由一个个时间节点构成,而是如同一个三维的螺旋状,大螺旋内嵌小螺旋,层层垒叠,曲折波动地延伸。
我的每一件作品互相都是连贯的,创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可预料的碰撞,很难从单独一件作品中理解。每次我拿起相机时,总会习惯性地无意识拍下许多照片。并且,我每年都会重新观看、整理所有自己拍摄的照片,更加深入地思考每个作品的新意义和思路。
混乱的数据栅栏,天地玄黄,和城市景观#2,2022,UV打印亚克力板、铁丝
🙋🏻
在《混乱的数据栅栏,天地玄黄,和城市景观》中,你使用亚克力的透明特性,将城市景观层层叠叠地构建在一起,给人一种类似于建筑构造的氛围,你是否意图在作品中实现建筑的结构美学?这其中是否涉及你对于空间或装置艺术本质的思考呢?
🧑🏻🎨
我对建筑的兴趣源于成长经历。
我家是一栋城中村自建房,从最初的一个池塘,一层层的往上建造,最终成为了居住着我们这一大家庭的家。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大家都渐渐地离开家,房子也变得越来越空荡,并进行了改造和出租。
于我而言,家与建筑相关联,代表着安全感和私密性的概念。我的作品并不意图以雕塑性建筑般呈现,而是我缤纷的乌托邦世界的表达。构建一张立体照片是一个由不同时间、空间的记忆片段组成的过程,“构建”或者说“建造”是我乌托邦世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混乱的数据栅栏,天地玄黄,和城市景观#4,2023,UV打印亚克力板
黄静瑶从小习惯于将摄影作为一个与他人建立沟通的方式。每年重新观看以往的摄影作品并基于此进行二次创作是她艺术创作的核心之一。
在黄静瑶的艺术实践中,她通过在多层面的装置构图中融合建筑的结构性、图画式组分的形式和色彩敏锐感,将其乌托邦式的意志世界创造进现实世界中。
"Water" (系列),2018-2019, 喷墨打印、日本和纸、宣纸、米糊浆
黄静瑶的影像装置作品像一系列实验一样展开,探索当代社会大环境下个人身份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传达外部环境的疏离感和不稳定生态。
黄静瑶将材料和意念汇集成一个相像体,根据视觉对周围世界的印象,民族与国界的模糊分野、历史、现世与未来的庞杂浓缩为具有抽象特性的视觉景观。
Timeline Practice(系列),2023,喷墨打印、泡沫板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