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嘉宾丨刘小寒
采访丨张雨萌
作者|杨小萤
排版|杨小萤
刘小寒
Cecilia Liu|b.1997
▶︎ https://xhceci.wixsite.com/website
刘小寒 (b.1997),现居新泽西。研究生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摄影与数字媒体系。她的作品绕着日常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展开,是现实生活的浓缩,是平静日常中一瞬而逝的波澜闪光,也是生活经验和思考的结果。她通过摄影、音像和数字媒体等媒介,感性体验着时间的流逝,通过感受触摸无形,从观察中汲取营养,继而转化为理性客观的艺术语言去表达想法和疑惑。
日常生活作为一种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形态,长期被标以单调、刻板、重复、无趣等形容词汇。
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他1946年的著作《日常生活批判》中写道:“日常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剩余的,通过分析把所有独特的、高级的、专门化的、结构的活动挑选出来之后所剩下的,就被界定为日常生活。……正是在日常生活中,使人类和每一个人成为一个整体的所有那些关系获得了形式和形状”。
在后现代语境下,精英文化以及体制权利对这个被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充斥的现象世界无所不在地控制,使得公众所获得的日常生活成为分崩离析的碎片。艺术本身在社会性议题的泛滥,以及普遍参与性艺术的无效性,让艺术创作者逐渐从最初与日常生活对抗的姿态,转向个体感受的强调与回归,背负着弥合生活和艺术之间界限的使命。
Wolfgang Tillmans, paper drop (passage) I, 2019
川内伦子,Illuminance, 2011
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摄影和电子媒体专业的艺术家刘小寒擅长以独特的叙事角度在琐碎的日常事物中挖掘隐藏在僵化的社会结构背后的内在本质。
她惯于用静态的摄影画面与动态的影像作品展现她的所见所感,收录着其对于日常生活以及平凡光景的细腻观察和探索。
刘小寒的作品常常被旁人看来非常的平淡无奇,仿佛只是生活中细小碎片的组成。而这却也是刘小寒的作品本质,通过拍摄常人流俗闲谈式的平庸生活中看似静止却无限放大的时刻,去质问那些异化的社会现象形态及其背后涉及的社会议题。
对刘小寒而言,摄影是如此自然,它不是探索一个特定的主题或概念,而是一种自发地观察周围外在世界所做出的回应。
· 对话 ·
DIALOGUE
🙋🏻: 你的作品涉及多种数字媒介,主要以影像为主,请问你何时开始进行影像创作?
🧑🏻🎨: 我一直喜欢将摄影作为一种视觉传递的方式去记录日常中所见的美丽之物。最初本科学习的是经济类专业,真正意义上进行艺术创作是从研究生申请准备阶段开始的。基于以前摄影和视频剪辑的经验,所以在准备作品集时决定从摄影入手,至今也一直继续着影像创作。现在,对于我而言,摄影不光只是一个记录工具,更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媒介。
🙋🏻: 目前相比于传统绘画与雕塑,影像艺术依旧被大众认为是一种相对于新的艺术媒介。你为什么选择其为媒介来创作?是有什么特别的契机或事件经历吗?
🧑🏻🎨: 首先,我个人其实并不擅长绘画,经常“画不达意”。选择摄影,是因为它是我所熟悉并唯一能把我想表达的事物,给予形象化的媒介。绘画只是历史上艺术门类创建之初开始使用的媒介,而如今图像和影视才是大众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视觉媒介。
绘画和数字类媒介的差异性主要在于可复制性,但现在许多绘画作品也选择版画形式进行多次的复刻出版。同时,随着数字化的大幅席卷,艺术作品的虚拟化也会加强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但我们在看艺术作品时,不仅仅是看作品的呈现方式,更多的是关注于作品所传达的声音。而这一部分,我觉得是每一个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之处。
🙋🏻: 《Day By Day》《Same Cloud Floating On By》等作品主题主要围绕着你的日常生活展开,涉及生活方式、环境氛围、现实中面对的人与事等等。你何时开始以日常生活经历作为主要题材进行创作?
🧑🏻🎨: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关系都在改变。尤其作为艺术工作者,疫情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持续三年的新冠大流行中,所有人被困在家中 - 这个能解决全部生存问题的空间:沙发、床铺、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微波炉、冷冻食物、无接触外卖供给。闭门不出的生活方式使我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个人的日常生活惯例和对当下自我的关注,有一股外在力量推动着我去记录日常。
Day By Day,2020, Image
🙋🏻: 影像艺术在历史上的本体特性是对时间的定格和切割。在你的镜头语言中,你拍摄了许多稀松平常下对当时当刻的记录,时间的概念似乎一直贯穿于你的创作实践中?
🧑🏻🎨: 我是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会每天在手机上设定很多闹钟来提醒自己,多到甚至忘记设定闹钟的原因。我每天一遍一遍地重复开关闹钟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我的作品也是一种闹钟。我通过个人的影像视角,将流动时间抽象成定格画面,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时间。
🙋🏻: 在《WWW.SEARCH.COM》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不同参与者对一系列描述情绪词汇的个体化表达和解读,您能具体谈谈这组影像背后蕴藏怎样的创作内涵与理念吗?
🧑🏻🎨: 这件作品启发于现实生活中信息传递和接收的不对等。这也与经济学中的“信息差”概念有关,即在交易或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具有差异性,其中掌握信息较为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有利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成长经历,地域因素等不同影响所导致每个人的信息接受程度不同,甚至于信息无法平等地传递给所有人,因为它本身掌握在少部分人群手中。互联网铺天盖地的信息传播使公众所接收到的信息来源真伪并存,并加速特定语境下刻板印象的传播和误导。创作这件作品的目的在于鼓励公众对于某一事件的发生进行自己的搜索,并建立个人的解读。
🙋🏻: 作品中的参与者都是你的朋友或亲人吗?
🧑🏻🎨: 是的。在创作过程中,我致力于从个人视角出发,探究并专注于亚洲人群的公众刻板印象论题。所以最终作品中的所有参与者均为亚洲面孔,并涵盖了不同性别、年龄阶段、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的参与者。
🙋🏻: 你拍摄这组影像时是带着什么样的情绪呢?或者是否想通过作品去向观众传达一些怎样的情感或是情绪?
🧑🏻🎨: 没有特别的情绪在里面。我希望在我的作品中客观地传达我的想法和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疑惑。虽然我有时也有着理想主义者爱幻想的毛病,但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通过理性客观的视角,不附加太多个人主观片面的情绪,尝试用清晰的理性形式描绘普通人的日常来展现世界的本来面貌,并意图通过真实地再现生活引发观众对现实提问和思考。我希望人们看了我的作品之后会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世界。
在刘小寒的镜头下,影像艺术的记录功能及其机械本体的复制性并不能阻碍艺术创作对话现实的表达能力和改变世界的政治潜能。
平凡、琐碎或许是刘小寒作品的最初印象,而随着我们逐渐走入她的镜头语言之后,会发现她的作品指向更为广泛的社会性关怀。更重要的是,她的镜头,从来都不曾仅仅局限于摄影的语境,而是囊括了其作为一位艺术家在面对现实和社会议题时,所做出的反应。
Almost Stationary, 2018, Video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生活于复杂的社会网络之中,而非离群索居地独自在世。艺术创作中鲜明的自我表达往往是外在世界的共通意识折射到个体身上的突出表现。
艺术家刘小寒将其对社会的好奇和敏感凝入影像,把看似最为寻常,小而无意义的日常一一记录下来,杂糅着生活的态度和本质的探究。当平凡的事物被镜头的注视所包裹时,隐藏于日常题材内的人情世故,重新回归于宏观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共拥的相通意识。
Bus Stop, 2018, Photograph
Comentarios